台灣北部的茶業發展史
老茶香,新玩味-從台地開展的茶鄉風土記事
台地上茶葉女性以及家族故事展
台灣北部的茶業發展史~開港時期
1858 年(清咸豐8 年),清廷與英法兩國簽訂<天津條約>,增闢通商口岸,台灣先後開放基隆、淡水、打狗、安平等四個對外貿易港口。1861年(清咸豐10 年),清廷在淡水設立海關司處。同年12 月,首任英國駐台領事羅伯特.斯文豪(Robert Swinhoe, 1836-1877)抵達淡水設立領事館,發現台灣有相當數量的茶運銷中國,到任後,他進行調查並提出報告,指出北台適合茶業發展,然而當時,除了斯文豪的台茶報告外,並無外商對北台茶業有所關注。
台灣茶業的轉捩點~約翰.杜德(John Dodd, 1717–1782)
直至1865年甸特洋行(Dent & Co.)駐淡水代理的杜德(John Dodd, 1717–1782),偶然發現淡水一帶的茶葉品質,深具國際市場價值。杜德買下烏龍茶運到澳門出售發現獲利頗豐。他透過買辦李春生(1838-1924),貸資予農,進行條件相當優厚的台茶收購機制,鼓勵種茶,從此開啟了杜德在淡水的茶業。雖然淡水茶業出口量仍小,但在杜德刻意經營之下從1866年起急速成長,成為淡水港引人注目的貿易項目之一,也從此與美商正式建立台茶市場,但因中國茶的競爭壓力,杜德長期經營至少4年,才讓台茶在世界市場中被看見,並非一蹴可及。
台灣北部的茶業發展史~大稻埕的崛起
1867年杜德成立「寶順洋行」(Dodd & Co.)。力圖擴大茶業經營的規模,他做了二大重要決策,一是立基艋舺,做為寶順洋行在台經營茶業的中心,二是在艋舺設立茶葉加工製造廠,以擺脫中國茶商對台灣茶業的加工控制權。杜德很早就注意到淡水茶業被限制的原因,主要台灣沒有自己的茶葉精製的工作組織。台灣茶商只能獲得生產及出口的微薄利潤,獲利最多的加工利潤全數落入中國等地的茶商手中。杜德經營台茶市場後,深知中國茶商的加工精製控制,對其獲利有嚴重影響,開始向廈門、福州一帶招募作茶師傅及茶工,嘗試建立台茶完整的產銷體系,儘管只是產銷體系的變革,卻對台茶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開啟台灣茶的黃金時代
1868年(清同治7年),杜德透過一系列的變革,將台茶生產加工權至中國茶商轉移至自己的手上,計畫在台灣北部最繁華的艋舺投資設立加工廠,出口台灣茶葉。透過李春生的引薦,取得有艋舺大檀越之稱的黃阿祿嫂同意,欲設立據點,卻因受到艋舺官方查封,致使寶順洋行無法順利租屋。不僅如此,主導艋舺商業事務的黃、林、吳等家族對外國商人相當不友善,導致外商因此多轉往大稻埕設立洋行,卻也間接削弱艋舺地區的政經影響力。由於杜德在北台經營茶業成功,吸引眾多商人競相至北台設行買茶,從淡水山區茶農、中間商及精製茶廠間,發展出複雜且綿密的台茶產銷網絡,為日後的大稻埕茶街奠下堅實基礎,也創造台茶出口之盛況,逐漸在日後躍居清末台灣最重要的出口產品。1869年杜德以兩艘載滿台灣茶葉的直銷紐約,開創「福爾摩沙茶」(Formosa Tea)的黃金時代。
日治時期~帶入現代化經營的台灣茶業
1895年日本開始領台後,對台灣推動一連串的近代化措施,也讓台灣茶業結構產生現代化的轉變,影響台灣目前的茶業生產模式。根據1900年(明治33年)的統計,台灣茶葉生產集中於北部,其中以台北廳的芝蘭三堡、八里坌堡、基隆廳的石碇堡、深坑廳的文山堡、桃園廳的桃澗堡、海山堡與新竹廳的竹北二堡為主要產地。總督府在領台之初,數度派出包括藤江勝太郎等至台北、桃竹苗等產茶地方進行相關調查,雖然台茶在當時看似發展繁榮,但就整個世界茶業發展,台灣茶業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兒玉源太郎總督在1901年(明治34年)有關台灣殖產興業的演講中,提出「茶業挽回」的施政方針,顯現出台灣茶業在日治初期已出現危機。兒玉源太郎總督認為,台灣茶業的衰退其因在於在外國市場競爭力不足,提出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品質的策略。
日治時期~帶入現代化經營的台灣茶業
總督府於1901年(明治34年)於深坑廳文山堡什五份庄(台北市文山區)、桃仔園廳桃澗堡龜崙口庄(桃園市龜山區)設置「茶樹栽培試驗場」。設立目的於試驗各式肥科、剪枝法,研究茶葉收獲量、品質高低與之關係,建立合適台茶發展的栽培方法。1903年(明治36年)建立「殖產局安平鎮製茶試驗場」,負責掌管製茶及茶樹栽培之試驗業務,同時也是台灣最早設立的半機械製茶工場,首任主任為殖產局農商課藤江勝太郎技師(1905-1909)。試驗場於1910年更為「安平鎮茶樹栽培試驗場」。
這是台灣第一個從事茶業科學研究機構,希望以科學研究的方式,提供茶業改良的知識,也藉由科學化的經營,研除台灣茶業生產舊有的生產製造習慣,說服茶農用科學化發展,致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品質及單價,謀求台灣茶業更好的發展。
戰後的林口庄茶業傳習所及全省示範茶區
戰後傳習所師資有吳振鐸、林馥泉、林復等人,都是中國來台的製茶專業人士。
1946年(民國35年)3月,國民政府派員至台接收,並於同年(1946年)10月8日公佈組織規程,將原本的總督府茶業傳習所,定名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茶業傳習所」。1950年(民國39年)更名為「台灣省農林廳茶業傳習所」,1968年(民國57年)改隸合併為茶改場,更名「台灣省茶業改良場林口分場」,1945至1968年(民國34-57年)共招訓8期培育233位傳習生,成為戰後台灣茶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的中堅人才。
戰後的林口庄茶業傳習所及全省示範茶區
為求台灣茶品質一致,消彌茶菁爭購現象,合理劃設茶業產區,1952年(民國41年),劃定林口為「全省示範茶業」,成立指導委員會等組織,將茶工廠整理並成立11個茶工廠,限制茶廠之訂定再設及生產標準,並審核設立示範園104處,配合技術講習訓練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茶菁質量,供應工廠製茶原料,開創台灣茶的經營管理模式。
茶業改良場退出及林口茶業沒落
從1979年(民國68年)奉令遷場後,林口茶業的產量就開始急速銳減,原本以茶樹耕種的戶數從來來的769戶,銳減為318戶。往昔林口茶鄉的盛況已漸漸衰退,其主要原因有三:
茶業生產利潤降低
當時世界產茶區,印度、錫蘭等地一直都為台茶的強力競爭者,這些茶區所產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因價格低廉、品質佳,使得台灣茶很難與之競爭。因此台灣茶在國際市場上外銷逐漸受挫,從1971年-1981年(民國60-70年),台灣茶外銷量減少約一倍,加上林口茶區的茶樹樹齡老化,經營粗放,致使品質、產量均降低,單價偏低,造成茶農收入不足以支付工資等經營所需。
茶業改良場退出及林口茶業沒落
其他產業興起
當政府進行林口新市鎮計畫,決定將林口分場遷出後,對於林口的茶農並未積極進行轉導、技術、資金上的轉型支援。茶農沒有技術支援、缺乏資金的補助這樣的結果,致使林口茶葉在市場上競爭力開始低落,茶農在茶產業的經營意願逐漸降低,茶園疏於照顧,進入了惡性循環,而被其他新興工業所取代,如七○年代興起的磚窯工廠。
茶業改良場退出及林口茶業沒落
新市鎮計劃的影響
1968年(民57年)政府準備施行林口新市鎮都市計畫,許多茶園都在徵收範圍內,另外有些茶園更被劃入特定區,做為工業區或住宅用地。
早期林口的茶業,因適宜的自然條件而興起,但生產方向以外銷為主,因為國際市場需求降低、成本變高,然生產方式未獲得改善,致使難以與對手競爭相抗,加上林口新市計畫的實施,以外銷做為主要市場的林口粗制茶因此逐漸沒落。目前林口還有在種茶、製茶、銷售茶的茶農目前只剩三家還在勉力經營。
蘆竹茶業現況
蘆竹區曾是茶園遍布的茶區,主要分布在蘆竹區的坑子、外社一帶。茶業組織為蘆峰烏龍茶產銷第一班。蘆竹區茶園面積一再萎縮,於1960-1970年是關鍵。蘆竹茶園面積萎縮的主因,大環境是因為台灣經濟起飛,蓬勃的工商業吸納大量的炎村人力,而茶葉外淑低迷不振,則加速蘆竹地區茶業衰退。
蘆竹茶業現況
面對困境,蘆竹地方的茶農致力轉型,轉以內銷導向,以精緻化、高品質做為產銷的目標。由於早期外銷為導向,蘆竹製茶走得是外銷式粗製茶,如今要轉型,由更新茶種、提升製茶技術重新開始。外銷時期,蘆竹區茶種栽培以大葉烏龍、青心大冇為主,如今栽種則以金萱、翠玉、青青心烏龍等傳統茶種,也引進國內培育的優良新品種。而製作的茶品,則由外銷導向時的綠茶,轉向半球狀的包種茶。
這幾年桃園市政府在茶產業上進行大力推廣,例如桃園的「桃映紅茶」,推廣的非常成功。並且將桃園的特色茶在機場的免稅商店上架。蘆竹區的茶農最得意的是民國85年當時的蘆竹鄉長李清彰帶著蘆竹在地茶葉當拌手禮到總統府,請李前總統命名,正式命名為蘆峰烏龍茶,這激勵了在地茶農,到今日還讓在地人津津樂道。
台地上的製茶家族故事
台地上的製茶家族故事
【駱雲農莊】駱錢~傳承自外公的種茶與銷售
一手建立駱雲茶莊的駱錢先生,從父執輩開始種茶,現為林口茶班班長的他,五○年代從外公張木枝先生位於湖北里的「成春製茶廠」學習製茶技術,在那個年代光是林口地區就有二十多間大茶廠,外公張木枝的成春製茶廠,也是「林口鄉茶業生產合作社」11所發起茶廠之一。張木枝為台北縣第1屆林口菁湖村村長,也是林口地區重要的寺廟永善寺的管理人,為當時林口重要的地方頭人及地方仕紳。
【駱雲農莊】駱錢~傳承自外公的種茶與銷售
駱錢先生銷售茶的方式,不同於其他茶廠等候茶販仔來收貨,而是主動至台北茶行推銷。這個方式是張木枝先生帶領他的母親張清汝女士一一在台北茶行銷售,然後再教給駱錢先生的,若是茶行願意泡他帶去的茶樣品,茶行就會詢價,彼此對價格滿意就進行買賣。駱錢回憶當時,坐著公路局,到台北茶行觀察目前市場流行趨勢,發現哪種茶葉銷路好,就趕緊回林口製作。與之交易合作的茶行遍布貴德街、歸綏街、重慶北路一帶。和茶行講好價錢,茶行都是開支票支付貨款,早期茶行大致都開支票,駱錢回憶,他遇到最久的支票開到三個月,只有林華泰茶行是現金交易。
【駱雲農莊】駱錢~傳承自外公的種茶與銷售
常在台北茶街走跳,茶行就會認識,早期在茶街自產自銷的茶人非常多,當時以台灣北部的茶農為主,林口、淡水、石門、苗粟、新竹的茶人都到台北茶街兜售。駱錢先生分享,當時的林口全都在種茶,甚至到現在長庚醫院整片都是茶園,當時尚未建設高速公路,只有一條省道通過。
【駱雲農莊】駱錢~傳承自外公的種茶與銷售
當時在林口地區的茶葉銷售系統分為2種,一種是茶販仔來收,茶販仔不是每種茶都收,而是依市場的需求收購,另外一種是自產自銷,帶到台北茶行去兜售,他分享為因應當時茶農售茶的模式,產生茶棧的商業模式,早期若是要收茶沒有店號,就會暫借茶行,有時裡面會有數十名茶老闆等侯買茶。茶農帶著茶葉進行試泡,滿意就銀貨兩訖,然後就給茶行(棧)的老闆抽成,叫勾仔費。因為有買跟賣的需求,形成了茶街裡的茶棧交易市場,在大稻埕裡不止一間茶棧仔。所以當茶農在這間茶棧交易沒有成功的話,可以繼續往下一間茶棧進行交易。目前駱錢先生由於年紀漸長,後輩正在培養製茶,專注意於製作老茶及茶籽油。
【達彪茶園】周基壽、周業斌~從慣行茶到有機茶的父子傳承
林口周氏家族,祖籍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十六都南門外西州鄉石竹湖尾。從周氏族譜世系表來看,周氏開台祖周朝章,於1814年(嘉慶19年)自晉江原籍渡海來台,遷至當時八里坌堡大坪頂南勢埔庄居住。遷台初期,先暫搭草屋在滿佈刺竹的地方,故取名「刺仔腳」,即今林口南勢里的井子厝。而周基壽先生的茶廠就在現今井子厝站的公車站牌旁。
【達彪茶園】周基壽、周業斌~從慣行茶到有機茶的父子傳承
周基壽先生父親周承塵為林口鄉第2屆的鄉民代表,他在家中排行第7是那輩最小的孩子,台灣話說「屘房出叔公」,在林口很多周氏族人都要叫周基壽叔公,從旁驗證周氏家族在林口的興旺。
【達彪茶園】周基壽、周業斌~從慣行茶到有機茶的父子傳承
周基壽回憶童年時期,一早就上山農事。種茶及製茶的手路是家傳的,早時製茶不像現今為機器輔具製茶,人工炒鼎,碳火燒起,赤手空拳翻炒。周基壽回憶孩提時家裡茶工廠製茶屬粗製茶,主要做為外銷。南勢製茶廠堆茶的倉庫,高度差不多二層樓高,今日做好的茶就一層平舖,明天再做再一層,一層層上去,包裝時打開倉庫,倉庫裡茶葉層層分布清楚,每日製作的茶葉顏色不一,要裝堆時為要求平均,耙子由最上面直線耙下來,包含整年茶葉,品質才能穩定。台灣茶業外銷的黃金時期,當時光是林口的茶葉產量就佔當時台北縣的一半。在台灣茶外銷黃金時期約1960-1970年代,台北酒家都是招待茶行老闆,當時茶業真是風光。
【達彪茶園】周基壽、周業斌~從慣行茶到有機茶的父子傳承
1980年代,台灣茶業外銷達到最後的燦爛時刻,然後直落走下坡,不得不將原本外銷的茶業市場轉為內銷,也造成原本以粗製外銷茶為主的台灣北部中低海拔茶業,面臨劇烈的衝擊。周基壽表示茶業是看天吃飯,因而有人說「炒茶艱苦三代」。目前製茶第3代的周基壽先生也開始逐漸交棒給第4代的周業斌先生,畢業於中興大學農業所的周業斌先生,將所學的專業在自家的茶園裡實現。
【生津製茶廠】陳昆諒~再回茶產業的研究與創新
現在生津製茶廠這塊地是由陳昆諒先生的祖父母傳下的。由於早期政府鼓勵種茶,農民多種茶樹,造成林口原本種植黃麻、甘蔗的土地,改為茶園,茶樹栽培面積逐漸擴大,林口地區也因此迅速開發。1950年代(民國40年代)陳昆諒的父親就把整個園區全部種茶。但因種茶的利潤難以養活整家人,因為台灣經濟起飛,需要大量的建設,父母就轉行至營建業。
【生津製茶廠】陳昆諒~再回茶產業的研究與創新
直至1986年(民國75年)父子兩人逐漸把原本的茶園整理回來,陳昆諒回憶當年多數的茶園都因為林口都市重劃而消失,1988年(民國77年)成立生津製茶廠,到了1995年(民國84年)轉型做觀光體驗茶園。
【生津製茶廠】陳昆諒~再回茶產業的研究與創新
生津製茶廠除了進行推廣教育外,廠長陳昆諒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技術及研發茶產品,陳昆諒為讓消費者知道林口茶的好,轉型經營茶廠,除了讓民眾「 喝」茶外,進一步體驗「做」茶跟學著「品」茶, 漸漸的也培養出一群茶迷。
【羽泰製茶廠】曾文鑑~見證台灣茶業風華的老茶人
今年72歲的曾文鑑先生,從曾祖父時就開始經營茶業,是蘆竹特用作物產銷班的老班長,父親那輩開始擴大種植茶園,約國小的時侯家族在蘆竹開墾請,由於當時沒有大型器具,只能靠人工用鋤頭掘,早時叫掘山翻山,土和石頭聚在一起,用畚箕擔。早期曾家請人,兩名長工加上臨時工幾位,每天都差不多3-5人,一年365天除了布田割稻其他的時間都在山上。早年都做墾山墾田,種水稻,從溪引水進稻田,以前年一句話就是說,做山做田最緊(忙碌)。都沒有辨法休息。
【羽泰製茶廠】曾文鑑~見證台灣茶業風華的老茶人
早期製茶採手工製,但當時沒有門路不易流通。所以只好將茶菁賣給大間工廠,那時台灣茶葉的外銷需求量大,那時候用布袋裝粗製茶銷往大稻埕。後來林口大茶廠出去也是粗製茶,再到茶行,像是天仁、林華泰這些大茶行,都是收林口、蘆竹的粗茶再去再製,外國市場需要哪種茶,拿茶樣再製,將產品外銷出去。曾文鑑先生回憶大約10歲時,父親那個世代的賣茶路線,挑擔從外社搭輕便車到桃園火車站,搭火車達淡水,淡水則是轉關渡渡船頭到大稻埕。
【羽泰製茶廠】曾文鑑~見證台灣茶業風華的老茶人
那個時代的茶業是純手工採摘,用手腳去揉捻,再大鼎火炒茶,當時是用炭火炒用兩片竹片(炒茶板)快速翻炒,由於炭火火力烈,要隨時注意茶況,這種手炒的技術是經年累月累積起來。曾文鑑表示到他初中時,家族的茶園改為販賣茶菁給粗製茶廠。
【羽泰製茶廠】曾文鑑~見證台灣茶業風華的老茶人
茶有三種氣味,早午晚。早期收茶菜的時候,曾文鑑也曾經送到三峽去賣,早、中、晚是三種不同的價格。下午茶冒險的地方是失重比較多,而且會變紅,變紅就得做紅茶了。那時候採摘的茶葉很柔嫩,用拼裝車載著一路晃,晃到三峽變紅了,所以載茶菜真的跟時間賽跑。
【羽泰製茶廠】曾文鑑~見證台灣茶業風華的老茶人
曾文鑑先生感嘆,以前的老師傅就是看茶做茶,現在的方式是有茶就做茶,不是看天氣看茶況去做茶,才可以這樣細膩的,做出來才是品質較好的茶,就像顧茶菜的,就在茶菜間裡是無法睡覺的,用觸覺感受茶的狀況,依狀況調整。
【羽泰製茶廠】曾文鑑~見證台灣茶業風華的老茶人
因為室溫不同,不是用空調。下面的移到上面,因茶的狀況不一樣,進行微調,要做出品質好的茶就是要這樣。製茶的老師傅有說茶要有花香,到台北賣茶要一間間的問,他就會開始聞你的茶葉。載出去就一定要換錢回來,一間間的問,哪一間的價格比較好就賣掉了。
台地上的女性敘事
台地上的女性敘事
台地上茶業女性敘事
1960年(民國49年)台灣茶園總面積開始日益減少,到1971年(民國60年)台灣北部茶園面積持續減少,然而由於南投鹿谷茶的興起,帶動台灣中南部與東部茶區的興盛。台灣茶園總面積日益減少的趨勢中,茶園分布呈現「北消南長」的現象,垂直分布也向上攀升的趨勢。即舊有的北部中低海拔的茶園逐漸縮減,而中南部高海拔新興茶園則逐漸增加,造成高山茶一枝獨秀,原來北部的茶區則急速萎縮。
台地上茶業女性敘事
台灣製茶工廠於戰後至今,面臨兩次重大轉折,因而造成質量上的改變。即茶業銷售由外銷轉為內銷,導致大型茶工廠沒落與家庭式小茶廠興起。1975年(民國64年)前台茶的銷售主要以外銷市場為主,製茶工廠主要以大型自動化為主,茶廠所需茶菁大都由茶農提供,亦即茶農所生產的茶菁,幾乎全部賣給製茶工廠加工,茶菁生產與製茶分工,製茶工廠專門從事茶葉加工,為台灣茶業產製分離的專業分工。但於1975年(民國64年)後由於茶葉內銷市場興起,產製以內銷為主的小型茶廠迅速增加,以家庭式製茶廠開始自產自銷,茶農所生產的茶菁出售比例逐年減少,這表台灣茶業的產製形態趨向產製合一。
台地上茶業女性敘事
台地上的茶業中的女性,他們從少女時期跟著台灣整個大時代的產業發展,成為採茶女工或是紡織廠女工,這幾位又在台灣經濟轉捩點,走入婚姻,嫁入農家。而後隨著台茶外銷沒落轉為內銷,中低海拔茶業的沒落。為了堅守台地上祖傳的茶園,這些製茶家族靈活應變,有的磨練製茶技術、有的創新研發、有的研發茶副產品,這3位女性的生命故事,正是當時台灣女性的縮影。
周麗卿~跟著先生一起打拼的採茶姑娘
與母親、大姐一同操持家務的經驗
在家幫忙的周麗卿,以前年歲小個子不高煮飯要拿矮凳踮腳。
煮飯都是在大鼎上燒柴燜。
以前農村勞動需要大量勞力,這樣的背景下來發展出農戶「換工」的制度,家家戶戶互助,今天去你家,明日來我家。
人家做事情的要撈飯給人家吃,那時自己種田(布田),種田最基本的是種蕃薯、種土豆(花生)。
周麗卿~跟著先生一起打拼的採茶姑娘
當時幫忙做事情是除了煮食之外,那時候就有種茶了,也要剪茶,用大鐵剪手剪。當時因為要大量提供茶工廠,發展出鐵剪,一日剪茶約百來台斤,像周麗卿這樣的女性一日約七八十斤,高手可以剪約二百多斤,茶菁要『就水』(漂亮)才能剪那麼多。
周麗卿~跟著先生一起打拼的採茶姑娘
採茶的少女時代
當初周麗卿女士約16-17歲時來曾家羽泰製茶廠採茶,同樣從林口來的有5、6位,除了堂姐妹外還有3位大姐,有的現在已經百來歲,也有的不在了。
她們從天亮約6點初頭,就要從林口頂福出發,走路大約要1個半小時,沿路都是上坡。早期這些路都是私人山頭,因為大家常走,走出了小徑。同庄頭內的大家相約就出來採茶,工資計算用秤斤的,一水茶(1季春茶或1季冬茶)差不多2000多元,熟手的可以到3000多。從早上6點出門,走路到蘆竹採茶,採到太陽下山約5點,中午茶主人會提供中餐,吃飯都是擔到山上大家才能休息,其實採茶是趕時間的工作,因為是要秤重。那時侯(民國70年左右),一般茶主人以賣茶菁為主,那時候都是大工廠收購茶菁製茶,為台灣出口賺了不少外匯。
周麗卿~跟著先生一起打拼的採茶姑娘
嫁到羽泰製茶廠
周麗卿女士21歲結婚,在採茶時遇到了曾文鑑先生,也就是羽泰製茶廠的茶主人,在那個年代是自由戀愛,美麗的採茶姑娘與年輕的茶主人相遇,就去周家提親。嫁到曾家的周女士要布田(種田)、照顧茶園,最忙的是一天要煮五頓飯跟點心給家人、長工、換工的鄰居吃,那時跟自己的二嫂一起分擔這些工作,當時曾家有1到2甲的茶山,請長工時最多達10多位,當時光是要煮大家的餐點就是大工程,也是農忙時的女性最辛苦的工作之一。曾文鑑先生在那個年代是很典型的台灣人,就是很「拼」一台貨車就四處收茶菁,然後賣到茶工廠製茶。直至外銷茶的沒落,茶工廠開始一一收掉後,曾家聽現在林口茶班班長駱錢先生的建議,開始轉做製茶,並把製好的茶賣到台北的林華泰茶行,漸漸發展至現今的規模。
周麗卿~跟著先生一起打拼的採茶姑娘
嫁到羽泰製茶廠
現在的羽泰製茶廠,曾家父子還活躍在蘆竹的茶業界,進行不同製茶方式的研發、Logo設計,也將茶園進行維護改造,因應現代社會的變化讓製茶這個傳統產業有新的氣象。
陳芳子~撐起家族茶園的堅強女性
被抱養的孩子
陳芳子女士的名字是到陳家才取的,原生家庭姓蔡,出生幾個月後,因為養母的小孩夭折,就被抱養到現在的家裡。小時侯養母對陳芳子女士非常照顧,但因為家境的關係,什麼工作都做,包括採茶、採橘子。養父則在陳芳子女士十歲往生,家裡就剩祖父母、母親還有陳女士4人相依為命。
年紀小的陳芳子為了分擔家計,也會去茶園採茶菁,目前陳家所有的生津製茶廠是陳芳子的養父過世前購買的大約2甲多的土地。
然後是祖父跟母親承接種茶的工作,因為祖母裏小腳的關係不方便做工,那時的茶園種「種仔」(青心烏龍)為主。
陳芳子~撐起家族茶園的堅強女性
勞碌的兒少歲月
雖然經營茶園但主要還是採完茶菁,賣給大茶廠製茶。那時侯林口的茶樹繁植的方法跟現在不同,主要以壓條法方式拗小去後用竹條一支一支釘,鑲在土裡等茶樹發根,發根後再鋸掉獨立成一棵小茶樹。
陳芳子~撐起家族茶園的堅強女性
勞碌的兒少歲月
小時侯為了生存,什麼勞務都做從採茶、採橘子、撿柴……,陳芳子女士7、8歲就開始一起與母親工作。早期採茶都是用手採到後來才用剪子剪,再後來才有機器的出現。那時一日用手採茶可採4、50斤,大一點如果手腳快則是可以7、80斤。
陳芳子~撐起家族茶園的堅強女性
勞碌的兒少歲月
等到14、5歲時就到黃家的織布工廠工作,是伯母帶陳芳子女士去的,一日工作12小時做交換班,一日3元。那時侯的女孩子都很古意,薪資袋沒有打開就直接交給阿嬤。後來織布廠收起來後就到北投的紡紗工廠工作,結果沒多久北投的紡紗工廠也收起來。
陳芳子~撐起家族茶園的堅強女性
招贅與丈夫共同打拼
陳芳子女士後來與林文珍先生結婚,兩人算是青梅竹馬,門檻跨兩步就到對方家裡,後來在陳芳子女士21歲時,林先生給陳家招贅。以前人生活過得艱苦,所以結婚時也沒做轎子,直接走路到女方家就算完成儀式了。婚後陳芳子女士到湖子的織布廠工作,然後到蘆洲、泰山工作。那時侯家裡的茶園都交給林文珍先生管理。大家戲稱女主外、男主內,為了生活兩人都拼命工作賺錢養家。
當時的茶園也是以賣茶菁為主,當需要人手時也要請3-4位茶工來幫忙,那時除了薪資外也要負責茶工的中餐。那時生產最多的時侯是一次(一季)採約萬斤。
陳芳子女士很感嘆,她的父親在她10歲往生、祖父在14歲時也走,整個家庭是三位女性咬牙撐下來的,後來因為眼睛不好才沒有繼續在織布廠工作。
陳芳子~撐起家族茶園的堅強女性
茶農生涯
織布廠收起來後,就回到家裡的茶園採茶。民國六十多年時台灣經濟起飛,營建業大興,當時林文珍先生就去做磨石子業,陳芳子女士則留守茶園,每天掐茶葉直到手指起水泡,當時只好用蠟油讓肉燙死止痛。
直到整個營建業穩定後,夫妻兩就投入營建業,但到茶季時還採茶,當時一年茶菁大約可以出到4至5水(4至5季茶菁)當茶主人家的女性最辛苦的是農忙時煮飯。採茶到一半就要趕回家煮飯給大家用餐。
現在的生津製茶廠,兒子陳昆諒開始進行第3代的培養,不斷研發各式的茶類,在新時代中求新求變。
駱林素華~生命故事跟著台灣經濟重疊的農家女主人
出外做女工
林素華女士是桃園市蘆竹區人,娘家早期務農,做茶是嫁給駱錢先生才開始學的。民國44年出生的她,家中有七個兄弟姊妹,她排行老三(長女)成長背景跟當時的台灣女性有相同也有不同。駱媽媽在小學畢業後就離家出外工作,當時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台北幫人家帶小孩。這份工作一做就是二年多,才換去永樂市場附近的成衣工廠;這是一家小型的一條龍工廠,大都是接學校或公司團體制服製作。
這是當時台灣社會某些家庭的小縮影,家裡小孩多,女孩子能供到小學畢業識字已經算是不錯的,之後便早早投入就業市場,賺錢貼補家用。她們離家工作,久久才回一次家,平時吃住都工廠,那是沒有週休二日、加班費的年代。
駱林素華~生命故事跟著台灣經濟重疊的農家女主人
因返鄉工作而嫁到農家
在嫁人之前駱媽因父親早逝,自己又長期離家在外工作,想家的她,辭掉做了四年的成衣工廠,回到離家近的『外社』的地毯工廠上班。一直到二十一歲結婚投入家庭。才正式結束八年的女工生涯。也結束了,不論每個月賺多少,只留五百元給自己,其他都上繳的少女時代。
駱林素華~生命故事跟著台灣經濟重疊的農家女主人
因返鄉工作而嫁到農家
談到嫁給駱爸,這算是一段另類的『媒妁之言』加『閃電結婚』!就這樣,駱媽就嫁給一家有十二口人的駱爸,展開既是做田又是種茶的農家生活。
駱林素華~生命故事跟著台灣經濟重疊的農家女主人
因返鄉工作而嫁到農家
駱家種茶到現在算是第三代了,早期是外公家在林口湖北里種茶,從民國四十多年一直到六十一年才結束。之後,駱爸因結婚回到自家這裡從六十四年開始重新種茶,家裡種稻、種茶一共五甲地,不僅需要全家投入人力,農忙時還要請七八個工人幫忙。在娘家沒有煮過割稻飯的駱媽,開始擔綱送茶送飯給茶工、農工的工作及負責日常的家務和陸續出生的孩子們。
『做田的有點心,採茶的沒點心。採茶的準備一頓(午餐)……種田最多吃到五頓,早中午在加兩個點心就五頓。』
採一水要一個月。反正那一水採完,返回來這一水又開始採了,都沒什麼休息,除非下雨才有休息。所以很『硬』!
駱林素華~生命故事跟著台灣經濟重疊的農家女主人
駱家茶業的發展
駱家種茶從早期一直到現在其實歷經幾個重要的轉折期,例如駱爸提到早期外公剛開始種茶也是生產精緻茶,但利潤無法養家活口後,轉作毛茶生產交給茶行收入相對會比較多。而他也是,不僅自己種田、種茶還另外收購別人的茶青來做毛茶交給茶行。
當台灣茶外銷量不佳時,駱家的茶油一度由副業變主業。不僅自己家裡大大小小夜夜敲茶籽。也有接家庭代工的,如林口的王子文具,就會沿著路過來詢問是否有意願代工鉛筆,那個年代左鄰右舍跟著也成為他們的家庭代工廠。
駱家的駱雲農莊正在極力培養下一代,傳承製茶技術,讓老茶能夠持續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