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林口佳林路上的永善寺廟殿旁,有著一個「義勇萬善爺祠」,長期受到地方民眾輪祀。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這個「義勇萬善爺」與過往先民護鄉衛族的歷史息息相關。

義勇萬善爺遺骨
根據永善寺內1979年所立之「永善寺義勇萬善爺沿革記」碑文記載:「本寺奉祀之義勇萬善爺是清朝咸豐年間,法軍侵台之時,勇敢反抗法軍所犧牲之愛國義士數名」只是眾所皆知,法軍侵台乃於光緒十年(1884年)至光緒十一年間(1885年),既非咸豐年間,更晚於已知廟寺存在的時間(1860年)20多年,因此,「義勇萬善爺」是抗法英烈的說法令人質疑。
倒是早在1930年,日本宗教學者增田福太郎對於永善寺即有相關調查。這份調查報告〈臺灣人固有宗教の特徵〉指出:「咸豐三年發生漳泉分類械鬥,戰死者累計達一百一十三名,暴屍於曠野,令人鼻酸而不忍睹。因此建造一間廟宇,分香於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併祀大眾爺」事實上,從咸豐三年起,連續七年,北台灣多處確實陷入族群分類械鬥的兵燹之中,尤以咸豐三年(1853年)的四縣械鬥(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為主的頂郊商人與泉州府同安人為主的下郊商人火拼,又稱頂下郊拼)、漳泉械鬥,以及咸豐九年(1859年)至十年(1860年)由大台北盆地漫延到桃園一帶的漳泉械鬥最為慘烈。林口台地的坪頂地區,雖然地勢較為孤立,但作為北台灣泉州三邑移民聚居密度最高的地區,亦無法倖免被捲入族群對立中的動員與戰禍之中。

清代的《淡水廳志卷十四》、《新竹縣志初稿卷五》即明確有「桃仔園漳人與大坪頂泉人鬥,焚毀十餘里」之紀錄;有「臺灣古蹟仙」之稱的林衡道先生在1963年發表的〈台灣史譚〉一文則提及咸豐年間的械鬥「大稻埕、大龍峒、士林、塔寮坑(在新莊之西)、樹林口(今之台北縣林口鄉)、板橋、安坑(在新店之東)等地均有戰事。」另據《臺北縣鄉土史料(上冊)》所載之林口地方耆老林金田的口述:「清咸豐年間,萬華地區發生漳泉械鬥,當時萬華地區勢力較弱,便派人至坪頂地區求救,因建廟的淵源,大坪頂與萬華地區人士感情十分融洽,於是大坪頂人士趕到萬華救援,結果犧牲了四十多人後來,萬華地區人士為感念大坪頂地區為救援而犧牲之人士,特別保存四十多件血衣紀念,並在每年七月中元普渡時,牽四十餘支車藏,同時大坪頂每年普渡時必定恭迎觀音佛祖及水燈牌至龍山寺,參加祭典直至二次大戰期間,可見先民對此事之重視。」此外,林口地區更流傳當年漳州人攻殺上坪頂,本地抵抗的相關傳說。

對照前述史料與傳說,「義勇萬善爺」所奉應為械鬥死難的先烈。
林口永善寺是林口台地坪頂地區建廟極早的地方公廟,就如同台灣漢人社會的地方公廟傳統,在現代司法尚未建立、醫療科學不發達的舊時代,永善寺不僅為地方民眾的心靈寄託和重要公共空間,更曾扮演仲裁糾紛、緝兇尋物、祛病除疾的職能。

永善寺的前身為收葬「義勇萬善爺」靈骨的義塚,俗稱「大墓公」,後來鄉人於墳塚旁建廟,迎請觀音入殿,併祀文武大眾老爺。
建寺以後,永善寺曾歷經兩次搬遷,目前已知清咸豐10年(1860年)即存在於東林橫窠崎頭(今新北市林口區中正路、中山路、泰林路三段之交),因陳君德獻地,而於該年遷移建土埆厝廟在南勢竹圍子(約今林口仁愛里範圍,廟址大約在今林口區聯錩順電器行附近)。二次大戰後,因廟壁傾毀、棟梁蛀蝕,1947年的農曆七月再由眾鄉紳研議將廟塚遷建於現址(新北市林口區佳林路74號)。並經歷1975-1976年管理人張木枝號召的重新擴建,方成為今日所見之閩南式廟宇風貌,其燕尾屋脊裝飾華麗繁複,除主脊外加的「西施脊」,更脊上加脊,以剪黏工藝塑造福祿壽三仙及龍、鳳、麒麟、虎、豹、象、鯉魚等數種瑞獸,綿密裝飾於脊頂上,十分講究。
至今「義勇萬善爺」仍奉祀於廟殿外左側,廟方除設「金亭」給信眾燒化敬奉正殿神明的金紙,另設「銀亭」供信徒燒化銀紙敬奉「義勇萬善爺」。

值得一提的是,永善寺日本時代曾作為新莊山腳公學校菁埔分校(今林口國小)的創校借用校舍,亦曾被鄉立菁湖托兒所借用,可說與地方文教事業的發展頗有淵源。
林口永善寺,在地方上更常被稱為林口大眾廟,因為該寺以供俸文武大眾爺著稱。

大眾爺,又作大將爺(兩者閩南語發音相同),依日本時代宗教研究先驅增田福太郎的見解:「大眾爺為陰司,即鬼中的首長,職司管理眾多孤魂。為防止幽鬼等作厲,因而祭祀大眾爺,由其監視諸鬼。」。民俗文化研究者辜神徹也指出,大眾爺是民間為管束地方上的眾鬼而設立的執法神祇,並推論北台灣大眾爺信仰與清代業戶郭宗嘏家族有著密切的關係,似乎是隨著郭家對北台的開拓,由桃園大園傳衍至大台北盆地。

從上述的觀點可知,大眾爺的地位相當於地方的鬼王、靈界的警長,因此恭奉祂的廟宇往往比鄰於墓地、萬善堂。由於傳統民間社會對於無形眾生的治理想像,除了懲戒,也著重於教化的面向,因而大眾爺往往與普度眾生的佛教菩薩同祀。

不同於許多大眾廟的大眾老爺以一尊具象的武將神祇代表,林口永善寺與新莊地藏庵類同,奉祀的大眾老爺是文武兩尊,文老爺嚴肅而有威,武老爺則圓睜怒目宛如金剛力士,此一系統的大眾老爺聖誕日皆在農曆五月初,然而除了蘆洲的文武大眾廟和大溪靈顯宮兩廟外,其餘廟宇並無明文記載與新莊地藏庵有分靈關係。
傳統上,大眾爺廟在奉祀鎮伏諸鬼的大眾爺之外,亦會主祀職司普度眾生的佛教菩薩,尤其以發願度盡冥界幽魂的地藏王菩薩最為普遍。然而,林口永善寺反而是以觀音為奉祀對象。

考察本地特色,應是由於林口台地過去高達92%的居民都是泉州三邑移民,作為泉州三邑人聚落的色彩濃厚,素有「泉州城」的俗稱, 因此反而以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法脈(泉安法脈)之觀音為主祀對象。根據此北台灣觀音信仰研究者蔡武晃的研究,早期北台灣各地的泉州三邑移民正是以艋舺龍山寺為中心,泉安法脈觀音信仰為連帶,建構起交流、互助、禦敵作戰之「社會網絡」。

據曾擔任臺灣總督府宗教調查官的日籍宗教學者增田福太郎1930年的調研〈臺灣人固有宗教の特徵〉記載,永善寺觀音乃「分香於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不過考察1951年出版的《艋舺龍山寺全志》所載艋舺龍山寺觀音之分靈處,並無永善寺,而永善寺建廟之時,坪頂地區各庄頭早已從艋舺迎請並輪祀泉安法脈的十八手觀音(即今日竹林山觀音寺主祀的十八手觀音),且竹林山觀音寺於1938年建廟前,該尊十八手觀音被稱為「龍山寺觀音佛祖」、「龍山寺十八手觀音」、「龍山寺大媽」,因此學者蔡武晃認為,所謂分香於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極大可能其實是分香於現今竹林山觀音寺的十八手觀音。
除了觀音、文武大眾,永善寺正殿尚配祀民間俗稱七爺、八爺的謝必安與范無救將軍,專職協助大眾老爺緝拿惡鬼、賞善罰惡。

謝、范將軍是漢人民俗信仰中知名度最高、形象最鮮明的冥府神將,永善寺所奉之神像造型,謝必安將軍蒼白瘦長,右手持白扇,左手比劍指;范無救將軍則黝黑胖矮,左手持書有「賞善罰惡」的虎頭令牌,右手執鐵鍊,生動地反映了兩者的民間形象。除了奉祀神像,永善寺正殿左右兩側另擺供桌祭拜開光點眼過的謝、范將軍大型神偶,兩尊神偶左手皆拿鐵鍊,右手則謝將軍握拘傳人犯的火籤,范將軍拿虎頭令牌,並雙雙張口、圓睜大眼注視前方,為廟殿增添威嚴肅穆之氣氛。


廟殿另陪祀關聖帝君、梓潼星君(文昌帝君)與泉州三邑的鄉土神廣澤尊王,左側則祀有孚佑帝君呂洞賓仙祖及福德正神土地公。這些陪祀神衹濃濃的道教和族裔色彩,都再再顯示了永善寺的信仰特色。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普渡法會為永善寺建寺以來即有的傳統,每年由南勢埔(今南勢里、麗林里、仁愛里、麗園里、東勢里、湖南里)、樹林口(今林口里、東林里、西林里)、菁埔(今菁湖里、中湖里、湖北里、太平里)三大區域輪值祭祀、普度地方先烈英靈。由於近年來新市鎮發展下,林口人口暴增,南勢埔坪位亦再分出頭湖(湖南里)、圓崛子(今麗林里、麗園里)兩坪位。 早期慶典皆由值年坪位之爐主、頭家動員庄頭子弟負責籌辦,晚近設有管委會、祭典會、監察會等寺務組織後,由祭典會會長及四位副會長主責法會事宜,值年坪位里長、爐主、頭家則協助張羅。 文武大眾老爺聖誕巡狩,則為永善寺最熱鬧的民俗盛事,也是目前寺方在籌備上唯一還維持向村里家戶收取「丁口錢」此項地方公廟傳統的祭典活動。


每年的聖誕巡狩,出巡的不只是文武大眾老爺,還包括觀音、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文昌帝君、廣澤尊王、福德正神等永善寺所奉諸神,以及坪頂各大軒社藝陣神偶,甚至竹林山觀音寺的十八手觀音當日一早亦會被迎請進永善寺,於午後共同起駕巡境。

「巡狩」二字出自《孟子》,本指古時天子巡行諸侯國,後發展出欽差「代天子巡狩」訪視民情、吏治的「代天巡狩」制度。在漢人民間信仰中,「代天巡狩」更被轉化為神明奉天帝旨意,訪視地方、巡查人間善惡的儀式。
據主委王國華透露,聖誕巡狩本意乃藉神明壽誕之佳期,迎請地方守護神與靈界執法巡視轄境,一方面祈求地方安寧,另一方面則以此維繫公廟與所轄庄頭間的連帶關係。原初巡狩與祝壽三獻法會皆訂於農曆五月初一大眾老爺聖誕當日,2003年王國華上任主委後,為免大眾爺於聖誕日忙於巡境,無法同享法會,而將遶境提早為聖誕的前一日,讓大眾老爺於壽辰當日專注享用信眾的酬謝。

此外,在巡狩前的每年農曆四月最後一個周末,寺方亦會以為大眾老爺暖壽的名義舉辦南巡進香,與鹽水聚波亭、新港奉天宮、四湖參天宮、台西昭安府、竹山仙公廟、竹山紫南宮、竹南中港慈裕宮等宮廟交流。

新莊、艋舺、大稻埕等台北盆地的陰司廟宇之巡境,傳統上先暗訪後日巡,並且兩者的祭儀氛圍有顯著差異:暗訪時,文官坐鎮殿內,只有武將出動,謝、范將軍與眾兵將更是手持刑具,氛圍肅穆,蕩邪除煞的任務明顯;日巡時,謝、范將軍則改持扇子與手帕,隊伍陣容浩大,氣氛喧鬧,宛如古代官員出巡。

林口永善寺的巡狩則無此項分別,乃是白天與夜晚的眾神出巡。差異只在於:日間出巡是以車遊的方式遶巡,依序巡狩林口里新寮地區、東林里、湖北里、太平里、中湖里菁埔地區、湖南里、南勢里、麗林里、仁愛里、麗園里等外圍聚落與新興社區;夜間則以前半車遊後半徒步踩街的方式巡行中湖里東南角、西林里仁愛路段、東勢里、林口國宅、林口舊街、西林里竹林路段、菁湖里等舊市區周邊。

從2018年開始,林口社大隊伍亦參與踩街,透過以傳統為基底的創意發想,已逐步發展出融合傳統與創新的「神將」和「將腳」群,不少由外地移入的「林口新住民」,藉由參與這樣的活動,也得以與在地傳統銜接。